科普

大牛级别的肠道菌群研究汇总


作者:管理员     来源: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5-11-24 13:43:25


 

 

 

  最近肠道菌群研究大热,肠道菌群并不安分在消化系统中,人们发现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作用,今天,小鱼就跟大家盘点一下近期大牛杂志里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看看肠道菌群都干了些啥?

 

 

1.Cell:小小肠道菌调教大大免疫细胞

 

 

肠道菌群-图1.jpg

 

 

  最新一期Cell杂志,刊登了两篇文章,皆是讲述肠道细菌对免疫细胞的调节。这些小小的肠道细菌比如分节丝状菌,可谓脸皮三尺厚,死缠烂打地粘附在肠道上皮,还十分自来熟地调教人体的细胞,诱导Th17免疫细胞的激活。Th17细胞可是免疫系统的VIP,是辅助性T细胞,因分泌白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而得名,Th17细胞的激活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机体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篇文章阐述了肠道上皮细胞对肠道微生物的新的响应方式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突出了局部微环境对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对未来将Th17细胞应用于控制局部致病感染和全身性自身免疫反应有重要的意义。

 

 

2.Cell:肠道菌群调节5-羟色胺水平,带你嗨皮带你飞!

 

 

  带你嗨皮带你飞的5-羟色胺,因从血清中发现,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约90%的机体血清素都是在消化道中产生的,这种外周血清素水平的改变或许与很多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症等的发生有关。

 

  今年发表在《Cell》的一篇文章证实,肠道菌群可以调节宿主的5-羟色胺水平。研究人员通过检测小鼠肠道产生的血清素水平,发现无菌小鼠产生的血清素水平比拥有正常菌群的小鼠低60%

 

  他们还证实,肠道菌群依赖的5-羟色胺水平改变可以影响胃肠道活力和蠕动,改变肠道菌群或许可以改善跟5-羟色胺水平相关的疾病。

 

  我们也知道5-羟色胺是一种能产生愉悦情绪的信使,几乎影响到大脑活动的每一个方面:从调节情绪、精力、记忆力到塑造人生观。所以小鱼建议:做实验又失败?不开心?来杯酸奶,来点5-羟色胺吧!

 

 

3.Cell:肠道菌群霸气侧漏,或许可以影响衰老?!

 

  《Cell》一篇综述告诉我们,在我们眼中没有神马存在感的肠道菌群其实位高权重霸气侧漏,他们或许可以影响衰老!

 

    作者们认为,通过在无脊椎动物中直接或间接证明微生物可以通过影响宿主的基因组进而影响寿命,这些实验结果给人类衰老的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比如,NO,一氧化氮,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蛋白翻译后修饰,有神经传递作用、心血管保护作用等。但线虫没有一氧化氮酶自己不能产生NO,因此研究人员推测线虫只能依赖一些菌群来合成NO。结果表明,缺乏产生NO杆菌的线虫寿命减短了,而给这些线虫补充外源NO的话,寿命又增加了。RNA-seq检测发现,在这些嗜NO的线虫中,DAF-16/FOXO heat shock factor 1 (已知的跟年龄有关的基因)表达升高。表明菌群产生NO并通过影响宿主的基因转录从而影响宿主的寿命。

 

 

4.Cell Host & Microbe:乳酸杆菌介导的T细胞反应增强可减缓结肠炎

 

 

肠道菌群-图4.jpg

 

 

  同样是小小肠道菌调教大大免疫细胞的梗,近期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的一篇文章,以小鼠为模型,发现乳酸杆菌,尤其是鼠乳杆菌能够通过影响Dectin-1Dectin-1β-葡聚糖的受体,能够保护机体免受真菌感染)信号通路来增强肠道免疫反应,从而减缓结肠炎。

 

 

5.Trendsin Microbiology:决定HBV感染,肠道菌群你赢了!

 

  经常在外吃饭怕染上乙肝?其实你的身体没那么脆弱啦!成人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95%可以自发清除;而> 90%新生儿和约30%1-5岁儿童感染HBV病毒后却无法清除,并发展成慢性感染。发表在《Trendsin Microbiology》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肠道菌群在与这种年龄相关的肝炎发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肠道菌群-图5.jpg

 

 

  跟人类相似,小鼠其肝炎发作也与年龄相关,为了证明肠道菌群的组成是否与HBV感染有相关性,研究人员对一部分成年小鼠使用抗生素治疗。对其他成年和年轻小鼠则不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情况下小鼠在68周之间肠道菌群会出现实质性的变化,9周后趋于稳定。但抗生素治疗的小鼠,从治疗开始直到治疗结束后4天,这过程中几乎检测不到肠道菌群,而且治疗结束4周后,肠道微生物依然没有回到类似于未治疗的成年小鼠的水平。

 

  而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成年小鼠感染HBV后,6周后检测不到HBV。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成年小鼠就悲剧了,它们感染HBV后,60%显示6周后HBV存在。同样,在年轻小鼠中,90%的显示HBV6周后仍在。6个月后,53%的抗生素成年鼠和80%的年轻小鼠仍然感染了HBV

 

    所以说,肠道菌群是对抗HBV的功臣,傲娇的肠道菌群说:太嫩的,毛都没长齐的宿主,我们菌群是不会进驻的,使用抗生素?那是我们的天敌啊,有它没我!要保护你们脆弱的人类?哼,我们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被使唤的!

 

 

6.Trends in Microbiology:益生菌为何益生

 

 

  《Trends in Microbiology》中的一篇综述,认为食物中的益生菌群体(主要是双歧杆菌、乳酸菌和丙酸杆菌)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胃里强酸的淫威之下依然坚强不屈保持生理活性,发挥助人为乐精神帮助机体完成一些分子的合成代谢。进入肠道以后所发挥的作用:例如,会扰乱某些特定的微生物群体的正常生活,促进产短链脂肪酸菌群增加,从而使得产蛋白菌群数量减少,结果就是导致机体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发生变化。另外,这些来自食物的微生物也会影响着婴儿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形成。

 

  所以呢,研究更多有益微生物,发现并确认他们的功能,这或许能够让我们研发新一代的可食用益生菌,请这些好帮手进入身体帮我们解决问题。

 

 

7.Science:“摸摸头可以影响菌群组成

 

 

肠道菌群-图7.jpg

 

 

  Science一篇综述提出,社交行为可以通过影响信息传递和社交行为模式改变菌群的组成!研究人员发现,排除饮食和居住环境的影响,有社交活动的狒狒与没有社交活动的狒狒其菌群组成不同,有社交活动的狒狒的菌群组成都比较相似。这表明社交活动在菌群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狒狒社交活动主要就是互相梳毛、摸摸头等身体接触。除了狒狒,身体接触或者其他互动对于有益菌群形成这一观点在其他动物身上也得到印证。综述还提到,社交行为与菌群形成互相影响,菌群可以产生用于社交沟通的化学信号,也可以直接影响宿主的大脑神经系统。

 

 

8.Science:小儿喘不喘,肠道菌群可以告诉你

 

 

肠道菌群-图8.jpg

 

 

  最近《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刊登了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Brett Finlay等科学家的文章,他们采集了300多个婴儿在3个月和1岁时的便便和尿液样本,以及他们在135岁时的健康信息。然后,他们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各粪便样品中肠道微生物的水平。结果显示,粪便样品中缺乏四种细菌(LachnospiraVeillonellaFaecalibacteriumRothia)的3个月的婴儿,后来都在1岁时显示出了早期哮喘的症状(喘息和皮肤过敏)。而那些在1岁时没有这些症状的孩子,无一例外在其3个月的粪便样本中含有大量的这四种微生物。检测这些肠道微生物即可预测这些孩子日后患哮喘的风险,通过控制这些肠道细菌的组成还有可能找到预防儿童哮喘的方法。

 

 

9.Nature comm:灵芝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改善肥胖!

 

 

肥胖与慢性炎症反应、肠道失调有关,灵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被认为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来自台湾长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从灵芝中提取出一种水提取物(WEGL),给高脂饮食的小鼠服用后,小鼠体重减轻、炎症改善和胰岛素抵抗作用降低。研究人员还将服用了WEGL的小鼠的便便移植到没有服用WEGL的高脂饮食小鼠身上(绝对是重口味研究!),结果发现高脂饮食小鼠居然瘦下来了,肠道菌群失调也得到了改善。表明灵芝提取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改善肥胖。灵芝提取物不但改善了因高脂饮食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还能保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以及降低了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的水平。所以想瘦下来的亲们,不妨可以试试灵芝减肥法。

 

 


 

来源:解螺旋

作者:子非鱼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医学界消化频道

 

 

 

 

 

上一篇做肠镜?你准备好了么?

下一篇溃疡性结肠炎饮食指南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31161236

版权: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沪ICP备15036235号-4